Wednesday, April 08, 2009

石磨、面粉、小麦

查询五谷时,对小麦最终取代稷黍,我当时随意的猜测是新作物(小麦源于中东)和高产量,应当说都不对。小麦虽是外来作物,但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当早;小麦相对于小米黄米的单位高产量更大的可能性是小麦普及的果而不是因。事实上,大约到南宋,小麦在全国的总产量可能才接近谷子(稷/小米),不过这里总产量和单位产量的关系不清,南宋时“全国”所指范围不清。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小麦成为北方主要作物呢?我最近读到先秦人们吃的粮食都是“粒食”,无论南北,米饭、小米饭、麦饭、粥。面食周朝末虽开始出现,但限于贵族,普及要到汉代,其决定因素是石磨的成熟。我想,这个才应当是小麦最终超越并取代小米的真正原因。现在麦饭或麦粥算粗粮,属健康食品,你若吃过就知道它没有米饭甚至小米饭好吃。但磨成粉,小麦面粉最佳。最初的面食都叫饼。另外,豆腐也出现于汉代,也是石磨促成。

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据说是由春秋末期鲁班发明,但多半属传说。石磨在中国迄今最早的考古发现有陕西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厂遗址出土的石磨(只有下扇),和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完整石磨。

根据百度,磨是公元前三世纪,在世界上突然出现的,包括中国[秦、]汉代的石磨,古罗马的齿轮传动水动力磨,土耳其的人力畜力碾砣。公元前三世纪之前的石磨,既没有在文物出土中出现,也没有相关历史记载。

Quern-stone(手磨石)据说由古希腊人发明。

====

此文合我查五谷的初衷,涉及更广略嫌泛泛:万国鼎:《五谷史话》
这篇可以印证我的解释:樊志民 :《中国古代北方饮食文化特色研究》

No comments: